45元一杯的网红新爆款,现制酸奶品牌,要走喜茶老路?
2023-06-12 17:00
今年的夏天,来得有点早、有点凶。
出门在外,烈日当空,沐浴在40度高温底下,冷饮过于刺激,凉白开又有些无聊,这时候,只有喝上一杯健康美味又温和的现制酸奶,才能抚慰酷暑里你那颗躁动的心。
于是,在这个异常炎热的夏天,现制酸奶一下子从过去的小众零食,变成了都市丽人人手一杯的时尚单品。
这么说吧,假如你的社媒主页还没有一张手捧现制酸奶的自拍打卡照,一定算不上一个精致的猪猪男孩。
当然了,精致是有成本。
以最近网上很火的blueglass为例,一杯牛油果酸奶售价为45元,这个价钱大概可以买到4杯瑞幸、3杯喜茶、2杯奈雪......
如此高的定价,为blueglass赢得了“酸奶界的爱马仕”之称,买不起小几万的包包,花几十块钱买一杯酸奶拍照打卡骗赞,倒也不亏。
另一家号称“一年卖出500万杯牛油果酸奶”的茉酸奶,虽然定价没有blueglass高,但要喝上一杯他家的牛油果酸奶,也得掏出个30元。
而像兰熊鲜奶、满米酸奶这些稍有规模的品牌,它们主流产品价格区间基本都在20多到30元左右,可以说,从客单价来看,随便拎出来一个现制酸奶品牌,都足以比肩过往中高端茶饮品牌的定价。
在喜茶、奈雪这些果茶品牌纷纷进行市场下沉,把价格往20元线内下探的当下,各大新老现制酸奶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之,打着健康养生美味的招牌,大有在中高端新茶饮市场快速扩张的味道。
例如,立志要“打造酸奶饮品第一品牌”的茉酸奶,在今年五月底开业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,覆盖190多个城市;而兰熊鲜奶、blueglass和王子森林近几年先后获得大笔融资,陆续进入了扩店的快车道。
在被奶茶、果茶、咖啡三大品类占领多年以后,新茶饮的赛道里,一匹现制酸奶的黑马,看着马上就要跑出来了。
而事实上,这匹黑马,早就已经是一匹老马了。
2012年,一个名叫聂云宸的年轻人,在广东江门开了一家名叫皇茶的现制水果奶茶店,这家店后来改名为喜茶,而它掀起的现制果茶风潮,在往后十多年里,持续席卷国内新茶饮赛道的所有玩家。
然而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同样是在2012年,一家名叫阿秋拉尕的酸奶店,在北京华贸购物中心开业了。这个阿秋拉尕,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blueglass。
此外,像满米酸奶、茉酸奶还有一只酸奶牛这些比较耳熟的品牌,基本也是在2014年前后便相继成立。
只不过,与喜茶、奈雪们刮起的果茶风暴相比,现制酸奶这个品类一直都没有迎来真正的风口。
这里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作为一种健康饮品,酸奶本身的品类认知度和认可度,在消费市场其实一直都很高。
Euromonitor数据显示,我国酸奶制品销售额从2012年的45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2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.2%。在整个乳品市场中,酸奶制品的占比预计在2024年提升至42.2%。
也就是说,在现制酸奶茶饮流行起来之前,零售渠道的封装酸奶就已经拥有非常稳定的受众和忠实拥趸者。
长期以来,现制酸奶除了受到品类本身的季节性、原材料成本限制,不仅难以与售价相对稳定且低廉的封装酸奶竞争,多年来还一直活在果茶阴影下。
结果好不容易等到果茶热度消去了,咖啡饮品又占领了消费者心智的高地,你说这些现制酸奶品牌还能说啥呢。
为了求生,品牌们也是绞尽脑汁,其中大部分都把目光放到了水果上面。没错,卖现制酸奶卖到最后,居然得卷水果......
他们大多数的宣传语,不外乎是“一杯大约有XX颗草莓”、“一杯水果含量等于X颗牛油果”等等,当然了,水果的产地也是这些品牌的骄傲:什么丹东草莓、马来西亚苏丹王榴莲等等也是常见的字眼。
反正到最后,你花高价钱买的现制酸奶,最后其实是变相买了高溢价的水果。
尽管这种高端化的打法,帮助现制酸奶品牌在新茶饮的夹缝中生存下来了,可这也注定了这个品类终究只能走小而美的路线,与动辄几千上万门店的果茶、奶茶门店相比,现制酸奶的规模只能说小得可怜。
不过,现制酸奶总算有点媳妇熬成婆的希望。
随着咖啡、果茶这两年开始走降价下沉路线,主打健康小众的现制酸奶摇身一变,成为了资本与消费者的宠儿,过去品类的天然缺陷,如今反倒成为了市场稀缺品。
只不过,随着现制酸奶热度起来,有关它主打的健康牌,也开始受到外界质疑。
首先,为了保证口感和味道,不少现制酸奶会添加芝士、奶油、糖以及各种小料,一杯下来,实际吸收的糖分和热量,可能并不比奶茶、果茶低多少;
此外,为了让消费者能更好接受产品的高溢价,有的品牌更是走上了养生保健品的路线。
例如,有“酸奶中的爱马仕”之称的Blueglass,此前就曾因在小程序中发布“超强抗氧化功效”、“消除自由基”、“美容养颜,延缓衰老”等广告宣传用语,被罚款6万元。
不过,现制酸奶面临的最大挑战,还是来自它的老对手们,也就是新茶饮赛道的奶茶、果茶品牌。
据报道,目前,茶百道、沪上阿姨、古茗等品牌都已经推出了牛油果酸奶相关产品;而喜茶、奈雪这两家头部新茶饮品牌,似乎也有意上线牛油果酸奶系列。
可以想像,一旦这些新茶饮的老大哥们开始渗透这条赛道,那些在夹缝中求生多年的现制酸奶品牌,这次恐怕连自己门前三亩地,都没了。
如此看来,这些现制酸奶品牌趁着热度起来,赶紧用高价收割一波,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
金角财经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!